分类:指南
简介:Type C数据线有许多种规格,盲目下单很可能会买错。下单之前一定要先做好功课。我在此文先帮大家做好功课,你们复习一下就行了。
 
 
 
 
   
usb接口最常见形态有如下几种.  
 
 
标准USB,也叫USB A   Mini USB    
Micro USB    
USB Type C,也叫usb c  
所以我们常见的数据线实际上严格来说叫  
 
usb to miniusb  
 
 
usb to microusb  
 
 
usb to usbc  
 
 
为什么要这么麻烦? 
 
你看其他线材比如网线视频线音频线两头就是一致的.  
 
这是为了向下兼容,usb每一次升级都要兼容老版本.usb接口的设备实在是太巨大量的持有和使用.  
 
使用usb标准接口的弊端非常明显,它针脚只有4根,要实现超高速传输已经不够用了,更别提再融合视频音频网络等协议进去了. 虽然市面上的确有这种usb接口的显示器网卡和声卡,但是那是当成usb设备在使用的,传输速率低下,特别是作为显示器使用延迟明显。 
 
直到usb c的出现,usb终于有机会实现大统一. 
 
 
 
 
usbc刚出现的时候为了兼容性,都是一头使用标准接口一头使用usbc.  
 
现在很多电脑都能提供usbc口,很多充电器为了快充也抛弃了标准usb口.usbc已然崛起. 
 
usbc有24个针脚,前途不可限量.在那么小的接头里面放了24个针脚.  
 
 
 
 
与usbc相关的有个规范叫usb3.1.  
 
usb3.1分gen1和gen2,gen1就是以前的usb3.0,gen2才是实实在在的usb3.1.为了便于阅读,下文gen1就叫旧称usb3.0. gen2就叫usb3.1. 
 
(在usb3.2规范出来以后,usb开发论坛又将usb3.0更名为usb 3.2 gen 1x1; usb3.1更名为usb3.1 gen 2x1,看起来是为了向pcie的命名方式靠近?迷之混乱.)  
 
以前的usb3.0的接头是这样的,很臃肿.  
 
usb3.1对比usb3.0速度提升了一倍至10Gbps,usb3.2又提升至20Gbps.  
 
不管怎样,usbc的接口以后不需要区分公和母,除了充电和数据之外,还能支持更多的信号源.  
 
不过,接口归接口,协议归协议,规范归规范.  
 
usbc接口并不一定要满足usb3.1gen2,甚至很多产品只提供充电功能.  
 
 
 
- 有能高速充电但是只能以usb2.0进行数据传输的.
 
 
 
  
 
- 而只有全功能的usb3.1以上的usbc数据线才能满足10Gbps,雷电接口,dp接口,100w供电.
 
 
 
  
   
而这条全功能的usbc线的接头和线径能做到跟光纤差不多!  
 
当然价格也是不菲的.  
 
一米全功能usbc数据线售价最少要六七十.  
 
为了直观一点给大家看到c2c数据线的差异,我找到了亚马逊倍思的普通pd充电c2c数据线和SONY全功能c2c数据线的拆解图进行对比。 
倍思的除了支持pd充电外,支持usb2.0速度传输数据: 
它的截面为:(只有4根线芯) 
 
 
 
线芯为: 
 
 
 
SONY的全功能c2c数据线的截面为:(共有20根线芯在里面) 
 
 
 
线芯为: 
 
 
 
 
所以,购买usbc数据线需要想好需求,才不会买到鸡肋回家.  
 
 
 
 
 |   
 
 
 
 |